最近的心得:我想試著做更多「像我」的作品





我突然在試著畫Gain的時候決定,來寫篇文章整理一下自己過於躁進的心情。我常常會有種..一直急著要產出東西的心態,每週兩則Podcast、每個月兩篇這裡的文章、音樂的練習、每個禮拜的上課...大部分的時候,我可以當作這是一個督促自己進步的方式,但漸漸的在最近,我卻有很強烈的一種不上不下的衝突。


早上起來,即使是假日,但我腦海裡一直在想,我要先產出什麼事情...,這兩天好像應該要寫一篇文章、錄Podcast、看著教學影片練習我的歌、還有一直都有在做的手指鼓練習、最近也想做合成器的調整練習、還有我幾乎已經剪好,但還需要重新配音和做封面照片的Vlog影片。但今天其實是家庭日,明天還有很早就約定好的朋友聚會。


倒也不是想說,自己很厲害可以做這麼多事情,我相信現在看到的你,一定也有著各式各樣的事情得做,肯定更多的時候比起我的此時,感覺到更加無力與忙碌...所以,究竟我們在追求的所謂 “自己喜歡的人生”,該是什麼面貌?於是我突然想,或許就給自己一段時間好好沈澱一下,不要硬衿著自己做出東西,卻總是做出了一些自己都覺得 “交差感” 成分很重的作品。


同時,我也想趁著在還沒有被太多人看到聽到的時候,能緩和一下自己的心情,真正做出「像我」的作品;英文中的「像」,常會用like,而你知道like最常被解讀的意思是喜歡。「像我」的作品,更多該是「我喜歡」;而不只是我做的、我的作品。


這個所謂沈澱的時間會有多長?我心裡沒有什麼定論,或許一週、一個月、幾個月(時間再拉長大概我也受不了?),也暫時還沒有具體地想法,要將目前固定進行做的事情,緩到什麼程度。但我滿希望能在自己所喜歡的,不管是做音樂、上課、錄podcast、把生活剪成影片、還有在各個平台上的作品呈現,都能是自己用心經驗過,恬適安靜又美好的模樣,那才會是我喜歡的樣子。


最後,如果真的有人看到這裡...,我想跟你分享一個,本來應該是現在要錄的podcast內容的一小部分。大概是說,每個人活到了一定年紀,總會差不多定型,不會因為低潮就永遠在低潮,也不會突然地運氣很好就一直走紅到底,但有件事情應該是很可以用科學解釋的,就是自己做的事情、建構的經驗,會造就並帶動自我人生的後續效應。


有在寫文章或者錄podcast的人應該會發現,那些明明覺得不是自己頂好的集數,一旦有較高的瀏覽次數,那麼大家點進來的時候,還是會想優先看或聽這些集數。所以只要越多人看,這類級數的名次就很常會一直前面;這狀態我覺得有點像是我們平凡一生中會遇到的各種機會。順著各種機會去嘗試與經驗,我們仍會得到一些被看見或是發展的契機,但那仍會有個極限。


真正會留在心裡的,覺得值得的,甚至是能長期留下忠實觀眾的,我覺得反而會是,“像你”的作品。還記得嗎?“像” 自己的作品,也常常會是自己能 “喜歡” 的作品。那些反映著一個人快樂、悲傷、執著、限制、調整、突破的所有真實樣貌,往往是最能代表你的唯一。而我的現在,就是想多做一點像這樣的東西。雖不致完美,但總是我能真實喜歡,即使感覺辛苦或很累,卻也仍可以享受創作樂趣的東西。


我會嘗試著這樣平衡一陣子,可以預想的是Output會比之前再少一些,但我真心希望自己做的很多事,能真正有更多 “成為喜歡的自己” 的成分在當中,或許也能發展出更多的可能?我期待著。

真的是最後了,謝謝你願意看到這裡,祝福我們都能一起努力,真正為自己認真活過。這就是我所知道自己存在於這個時空,最美好的證明。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Logic Pro X 更新步驟

聊聊從無線換成有線網路的方法(以社區型的網路為例)

如何用Logic抓出一首歌的速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