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一篇安慰文:Do You Ever Try ?

6月的第二篇部落格,我決定把最近遇到的各種衝突做個整理,寫篇文自我安慰一下~


最近積極在做PodCast的同時,其實我常有種「沒有在做音樂」的焦慮感..


「沒有在做音樂的焦慮感」與「做影片的想法」...

最近積極在策劃、準備、實踐PodCast的同時,常有一種「沒有在做音樂」的焦慮感,之前固定在做影片時,我寫過一篇《做音樂不要趕》,講得也是類似這種心情。

在連續做了三個月的Vlog影片之後,我覺得我還是喜歡的,但接下來它如果開始佔掉我過多時間,或者是自己沒有感覺到「進步感」,又或者有那種硬找題材來做的感覺,我就覺得這樣的影片不太值得我花時間反覆產出。



PodCast的草創之初

對PodCast的想法比拍Vlog影片更深刻一點,不太只是喜歡和興趣使然,還有更多影響力的使命感成份在其中,因為比較深刻,所以得失心也比較大;但錄了幾集下來又覺得,我只要保持著自己的進度和想法持續產出和分享,即便只是模仿、修正錯誤、內容平淡,我其實都是在透過做這件事形成影響力。

所以重點應該是,我有沒有給自己一段時間累積足夠的經驗,以及我有沒有嘗試調整成 “自己喜歡,別人也更容易接受” 的方式去實踐。簡單來說就是我必須常常問自己:Do you ever try ?


做PodCast和音樂創作之間的調整

基本上,做音樂對我來說還是比較像是一直會做的事情,一方面是因為我對他付出的有價成本實在太高了..XD,也沒有什麼需要真的放棄的停損點。而事實上,我也不算真的停下來啦,我依然有固定在做手指鼓、吉他、鍵盤的練習,調整PodCast聲音的時候,也是一直在摸索混音的功能,只是這些東西很難頻繁的以一個 “作品” 的角度呈現在觀眾面前。



「觀眾與瀏覽次數」之於我

各樣創作對我而言,觀眾或瀏覽次數一定有相當程度的比重,但我覺得它可以是個指標,但不要是唯一或主要的關鍵指標,甚至在我現在並沒有什麼表演負擔的狀況下(白話來說就是不用靠這個謀生的意思),我甚至覺得,讓 “觀眾或瀏覽次數” 對我的創作方向影響力越低,或許還比較好。那什麼是更重要的?「可以喜歡自己做這些事的過程,並且說得出喜歡什麼,每次又進步了什麼。」



心得總結

寫到這裡,還是用我擅長的 “分類歸納法” 來整理一下:

1. 分配時間的方式:PodCast固定按自己進度做、持續音樂練習與上課、Vlog就是真的很餘裕再做。

2. 面對作品的心態:喜歡自己做這些事的過程,並且說得出喜歡什麼,每次又進步了什麼 

3. 如果是一個跟自己差不多狀況的人,想對他說的一句話:Do you ever try ? 做就是了。


最後,想告訴看到這裡的你,剛剛看到的這些,都是我的生命經驗,或許有些想法能讓你思考更多事情,或者也可以為你帶來一些安慰或影響,若能如此,那將會是我記錄下這些最有意義的附加價值。


但更重要的事情是,我們終究是不同的個體,你的狀況也不可能跟我完全一樣。記得有次我的老師說,現在網路上教數位音樂的人這麼多,如果不持續產出(教學影片),很可能就淹沒在茫茫人海中了~~,所以,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經驗、方式、過程,別忘了也要找到你自己的唷!

最後,願我們都能「用自己喜歡的事情,實踐所喜歡的人生」。


用自己喜歡的事,實踐我喜歡的人生  < 這是彩蛋無誤 XD >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Logic Pro X 更新步驟

聊聊從無線換成有線網路的方法(以社區型的網路為例)

如何用Logic抓出一首歌的速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