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9月, 2019的文章

分享手指鼓的Pad鼓件位置設定(以kontakt為例)

圖片
繼上一篇《為什麼要學手指鼓?》之後,除了持續有在練習,也試著用Maschine  mikro mk3將手指鼓編入寫的歌裡。期間我第一件..算是領悟到的事情,就是把自己的「鼓件位置設定成跟教學影片示範相同」的重要性。於是上了一堂怎麼做設定的課後,我決定在這裡把它的步驟記錄下來。 因為目前最常用的音色軟體(同時也是目前買最貴的音色軟體)當屬Native instrument他們家的kontakt,於是當然就選它來做設定並練習了! Step 1:首先打開Kontakt,並拉一組鼓的音色進來。(圖示為Abbey Road 80s) Step 2 :右下方選擇Options頁籤 Step 3:如上圖將Maschine設定為midi模式(shift + komplete logo) Step 4:將右方MIDI MAPPING的「SELECT BY MIDI」打開(變成反黃),如此當我們選擇Midi項目時,所對應的鼓件就會呈現在上面,方便辨識。 圖片取自:https://questforgroove.com/lesson/maschine-mikro-mk3-setup/ Step 5:找到你想要跟著學習的範本鼓件位置。以上圖為例是The Quest for Groove這個網站所使用的範例。 然後就開始做每個Pad的設定~ Step 6:點按一下要設定的Pad Step 7:下拉選單選擇要更換的鼓件和..音質(雖然它的英文翻成中文是關節Articulation),然後將apply change打勾。接下來每個Pad都這樣處理,就設定完成了。 Step 8:可以把新設定的Pad位置另存成一個檔案,以後只要開啟該鼓組,就可以更方便做練習了喔! Step 9:給他一個新的命名存檔後,就可以在Kontakt中看到囉! 後記: 最近覺得不管是學什麼東西,持續其實是很重要的事情。除非學這樣東西對你來說很 "目的性",當目的達到時,當然就可以不用再繼續。要不然一個想法都沒試上一陣子,那終究只是個想法,沒有持續做,你也不知道自己在

為什麼要學手指鼓?

圖片
仔細想起來,我的Maschine Mikro Mk3也買了差不多快1年了,當初買它,倒不是為了可以打手指鼓,其實只要有Midi鍵盤,簡單設定..甚至根本不用設定,都可以作鼓件的編輯。會買Maschine,是因為我覺得自己需要一台不是琴鍵介面的Midi控制器... (為什麼打完這段我有一種硬拗的感覺) 螢幕上是手指鼓的教學網站:The Quest for Groove (超推薦~) 總之,它就這樣默默陪了我快一年,偶爾我會用它做一些練習,但漸漸我擦灰塵的機會好像比練習的次數高很多點..。直到最近,我開始編自己寫的歌的鼓。如果你看過我之前的學習札記,應該會發現我的鼓常常就直接用內建鼓手的套件,或是其他軟體現成的Loop,雖然都會做一些微調,但就有點像是將一堆高級食材買來家裡擺盤拍照,怎樣都少一味。 然後最近某次上課,我看老師用著Maschine直接打手指鼓錄進去再修改,他告訴我,要把鼓編得好聽又合理,就必須去熟悉鼓的Groove。 Groove這個詞我曾聽五月天的鼓手冠佑提過,所以略懂那大概就是一種鼓的律動感的描述,那要如何增加對Groove的熟悉?多聽音樂然後試著抓出鼓譜一定有幫助,如果口袋深一點的話,就直接去買一套鼓來練習更有用,但那就比較像在學樂器了... 於是我衡量了一下自己目前的狀況,手指鼓應該會是最好的選擇。主要是因為我有Maschine,它的Pad設計,本身就可以做比較符合鼓件的練習,而且一樣東西每天練一點,肯定會對整個脈絡更熟悉,即使無法馬上編出很漂亮的鼓,但多熟悉一樣新的東西,多學一樣跟音樂有關的事物,至少我自己會覺得很開心!我猜想,這樣持續練習久了,應該也可以內化成一種能力,編出更好聽合理的鼓吧! 所以之前有人問:「小朋友適合學手指鼓嗎?」我覺得這問題就像是小朋友適不適合學鋼琴、吉他一樣,只要肌肉發展到一定的成熟度,沒什麼適合不適合,但要去看你的目的是什麼?如果是想增加對律動的熟悉感,又想學一樣節奏性的樂器的話,與其學手指鼓,我倒覺得直接學爵士鼓或打擊樂更合適,而且看起來也帥很多..XD。 說回我自己的計畫...,所以最近我po的那些看起來很像在打電動、做感覺統合復健的手指鼓練習影片,其實都是試著在做一種學習和累積,我的目的是要熟悉鼓的Groove,然後可以增加自己創作的多元性